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便捷服务 > 党史百年 > 正文
第十二期——西安事变:时局转换的枢纽发表时间:2021-03-26    作者::

西安事变.jpg

图①:西安事变史实陈列室内场景。
  图②:兵谏亭。
  图③:西安事变后,当时国内报纸的报道。
  图④:1936年12月17日,中共中央代表周恩来与张学良会谈的小客厅。

九一八事变,东北沦陷;华北事变,民族危亡!为了共同抵御外敌,红军和东北军、第十七路军达成“停止内战,一致抗日”的主张,三方确定在共同抗日的原则下,各守原防,互不侵犯,互派代表,密切联系,共同为抗日做准备工作。而此时蒋介石以“攘外必先安内”的政策拒绝抵御外敌,继续镇压抗日救亡运动并命令张学良率东北军、杨虎城率第十七路军“围剿”已到达陕北的红军。张、杨力劝蒋介石联共抗日,蒋加以拒绝。1211日晚,张学良、杨虎城达成一致,决定实行兵谏,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发生。张学良、杨虎城等18位高级将领署名发表《对时局通电》,说明在国难当头的形势下,被迫发动事变是为了敦促蒋介石进行抗战。通电提出“停止一切内战”“释放一切政治犯”等八项抗日主张。(图片源自人民网)

链接: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了时局转换的枢纽,人民网专题报道